有些书值得细细品味,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有些书则适合咀嚼和消化。——弗朗西斯·培根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 1940 年,1972 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这本书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但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布鲁姆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同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读了,可以获得智识,应付环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书呆子」的绰号。本书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所发表的关于他们本人的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以之供读书青年的参考。
本书选取中国历代论述读书治学的文章或语录,汇编成册,向有志于学习、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新进提示读书治学的方法与门径,以便摸索读懂书和做学问的门道,循序渐进地阅读浩如烟海的书籍。
这是一本讨论阅读的书,它让我们面对阅读危机,又揭示了走出危机新的可能性,并且提出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如何阅读」的建议,不同读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高效阅读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怎样才算高效阅读?相信很多人都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高效阅读,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其次要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最后要记住作者的观点并将其内化,再利用发达的多媒体帮助我们加深记忆,在如何高效阅读之前,首先要确保一件事:你选的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其次向你推荐以下四个技巧:
1.带着批判的眼光和明确的目标阅读,思考那个最开始困惑作者的问题是什么;
2.想象自己在和作者交朋友,不仅限于阅读作者写下的文字,也包括听和作者有关的音频、看相关的视频努力了解作者;
3.使用索引卡,给卡片分类和标记关键词;
4.通过间隔记忆法,像背单词一样按照记忆曲线的规律将它们重复记忆,将作者的观点内化成自己的思想。
愿你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读有所获!
评论列表 (6条)
2022-04-10 21:01:32
我不是第一个和看到的吧